主辦方:媒體管家合作
官方網站:http://www.manyare.cn
在手機行業日漸成熟,從外觀到硬件配置呈現趨同態勢的情況下,折疊屏設計或許是近幾年手機行業最大的創新。
大折疊手機可大可小,能夠同時提供手機和部分平板的功能,適合分屏操作,便于移動辦公;小折疊手機主打顏值,外觀精致小巧。基于這些優點,盡管大多數折疊屏手機價格昂貴,但購買的消費者絡繹不絕。
然而作為全球手機行業霸主,三星折疊屏手機業務卻遇到了一些麻煩。據美國科技媒體AndroidAuthority報道,因市場降溫,三星計劃明年縮減折疊屏手機布局,為應對市場寒冬,三星還將推出更加輕薄的Galaxy S25 Slim。
中國市場似乎是相反的勢頭:折疊屏手機似乎依然火爆,華為推出三折疊屏手機Mate XT后一機難求,一度需要加錢數千到上萬元才能買到。究竟是折疊屏手機行業大環境真的不好,還是三星自己不行就怪罪于大環境?
大環境一片大好,不行的只有三星
大環境如何要用數據說話,先來看看國內情況。據市場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統計,2024年第三季度,國內折疊屏手機銷量達354萬部,同比增長79%,前三季度折疊屏手機累計銷量為852萬部,同比增長101%。
調研機構IDC的統計數據與CINNO Research雖有差別,但也顯示國內市場折疊屏手機銷量穩步上漲,只是第三季度同比增長率僅13.6%,相較第二和第三季度下降不少。數據的差異可能與統計口徑相關,但兩家機構的數據均表明,國內折疊屏手機市場形勢一片大好。

IDC還預測,2024年國內折疊屏手機整體增長率約為52.4%,未來幾年受市場飽和影響,增長率會持續下降,但至少到2028年,出貨量能保持穩定增長。
放眼全球,Counterpoint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折疊屏手機全球市場在經歷了連續6個季度的同比增長后,首次出現銷量下滑,總銷量同比下降1%。不過仔細看數據會發現,銷量前五的品牌中,小米、榮耀、聯想-摩托羅拉、華為、榮耀都保持較高增長率,唯有三星銷量同比大跌21%。

當然,銷量大幅下滑后,三星依然以56%的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一。三星占據整個行業的半壁江山,所產生的影響才會如此巨大,讓出的市場足夠小米、榮耀、聯想-摩托羅拉、華為全部吃飽。
數據不說謊,整個折疊屏行業欣欣向榮,主流品牌均表現優異,銷量同比增長。在份額原本就不多,且銷量下滑的others品牌中,也有一些廠商折疊屏手機增長停滯另有原因,例如OPPO Find N系列有口皆碑,2024年第二季度銷量曾位列國內第四。但因SoC總是落后競品一代,2024年OPPO調整產品線,沒有推出新款折疊屏手機,或將于2025年第一季度發布Find N5系列,有望重國內銷量超越三星。
三星折疊屏手機下滑,不能怪罪于大環境,主要責任在于自身。深挖自身問題,方能迎合消費者需求,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從而改變當前所處的處境。
增速放緩行業加速內卷,硬實力定成敗
正如IDC統計的銷量變化情況和對未來的預測,隨著銷量的不斷提升,折疊屏手機將告別快速增長期。行業脫離藍海期,意味著競爭烈度將不斷提升,企業之間短兵相接,更加考驗產品硬實力。
三星折疊屏手機銷量下滑,首要原因在于產品力不足。產品力涵蓋外觀設計、硬件配置、系統、價格等多個方面。Galaxy Z Fold 6和Galaxy Z Flip 6兩款手機配置中規中矩,基本延續了該系列的設計風格,產品雖無明顯缺陷,但缺乏突出亮點。尤其在折疊狀態下,其厚度比Mate X6高出約20%,然而厚度增加并未使電池容量和攝像模組性能取得優勢。
海外手機廠商的產品,系統體驗大多接近原生Android,三星One UI更是以高度可自定義著稱,但用戶需借助說明書才能了解全部功能設置方法。
在競爭相對不激烈的海外市場,三星折疊屏手機還有定價過高的問題,Galaxy Z Fold 6起售價為1899.99美元(約合人民幣1.39萬元起),Galaxy Z Flip 6起售價為1099美元(約合人民幣8000元起)。

相較于國內大多數手機廠商的折疊屏產品,三星Galaxy Z Fold 6/Flip 6的定價顯然太高了,能夠接受該產品的消費者集中于北歐、西歐、美國、韓國等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可北歐、西歐加上美國和韓國,總人口也不到中國的一半,市場規模較小。
相對而言,中國廠商推出的折疊屏手機價格方面更具優勢。依靠更實惠的價格,聯想-摩托羅拉在全球折疊屏手機市場表現出色,2024年第二季度以30.8%份額位列全球豎折手機銷量第一,搶走了三星不少市場;榮耀則在西歐發力,第二季度折疊屏手機首次超越三星,位列當地銷量第一。
被聯想-摩托羅拉、榮耀等國產手機搶占海外市場的同時,三星第二個問題也暴露了出來——中國市場銷量太差,而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折疊屏手機銷量約占全球的46%。
盡管三星手機在國內銷量不佳,淪為others品牌,但三星從未放棄國內市場,每年都會針對中國消費者推出心系天下系列,營銷和廣告也不曾斷過。事實上,三星折疊屏手機在中國的份額不算低,按照IDC統計的數據,第三季度國內折疊屏手機市場三星以7.7%的份額位列第四,高于vivo、OPPO、聯想、中興等品牌。

問題是,激烈的競爭迫使國內手機廠商瘋狂內卷,折疊屏手機相關的各種新技術飛速迭代,如華為的昆侖玻璃、玄武架構、十級物理可變光圈等。另一方面,手機廠商也在瘋狂打價格戰,大折疊手機的價格已來到七八千元價位,小折疊手機則下探到2000+元價位,代表產品為努比亞Flip。價格昂貴且缺乏亮點的三星折疊屏手機,在國內市場競爭力逐年下降。
智能手機行業發展至今,稱得上“巨頭”的企業,除了三星和蘋果,其他均為中國品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則在于中國市場足夠開放和包容,無數企業廝殺,唯有真正的強者才能存活下來。放眼海外市場,頭部品牌僅有三星在做折疊屏手機,蘋果或許有規劃,但首款折疊屏機型預計2026年前后才能發布,能夠給三星造成較大壓力的品牌并不多。
在這種情況下,三星非但沒有想辦法提升Galaxy Z Fold/Flip系列的競爭力,反而打算縮減折疊屏手機布局,令小雷有些不解。歷史教訓告訴我們,開源永遠比節流重要。
減少折疊屏投入,三星將市場拱手讓給中國品牌?
除了功能提升、價格下降,近幾年折疊屏手機還有諸多升級點,譬如更加輕薄。實現輕量化后的折疊屏手機,重量已經與直板旗艦相差不多。與直板旗艦相比,折疊屏手機除了長焦鏡頭和續航可能會差一些,其他方面沒有太多落后,大屏所帶來的觀影、辦公體驗,則遠超直板旗艦。
對于長焦鏡頭需求不高的消費者,折疊屏手機或許比直板手機更值得考慮。小折疊手機主打精致感,且價格已覆蓋2000+元到萬元價位,或將在女性消費者群體收獲更多份額。

(圖源:三星)
全球折疊屏手機市場增速雖然放緩,但仍有極大潛力有待挖掘,并且逐漸從小眾需求,成為高端手機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值此之際,手機廠商更應該增加相關投入,全力搶占市場。
中國市場三星原本就難以為繼,聯想-摩托羅拉在北美市場開疆拓土,榮耀Magic V西歐市場收獲無數好評,給三星造成了更多壓力。三星收縮防御的姿態,不利于接下來的市場競爭,很可能導致其在折疊屏手機市場的份額持續下滑。
三星手機唯有增加折疊屏手機的相關投入,憑借技術提高產品軟硬件配置和體驗,并采用降價或推出定位和價格更低折疊屏手機的方式,提升產品競爭力,與華為、小米、聯想(moto)等品牌短兵相接,方能有望實現折疊屏手機銷量由降轉增。
第三季度三星折疊屏手機銷量出現了雖出現了一定的下滑,但份額依然高達56%,并且可以在國內手機廠商難以入場的美國、歐洲等地自由發揮。因此,國內手機廠商也不可懈怠,需推出更多優質產品,并加快布局海外市場,與三星一爭高下。當前,在蘋果觀望不動、三星減少投入的情況下,中國品牌或可一鼓作氣,吃下更大的折疊屏手機市場份額。
【申明:本站部分內容由第三方發布,內容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如因作品內容、知識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系的,請發郵件至josen#zhaomedia.com(#改為@);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并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