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聞
累計三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代表委員熱議數字經濟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28日電 自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數字經濟以來,至今累計三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疫情期間,各行各業開啟了線上模式,逐步邁向數字化;后疫情時代,數字消費券等模式促使經濟逐步回暖,那么,對于數字經濟,代表委員們對于數字技術安全、數字經濟對疫情后的社會恢復等紛紛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院長徐曉蘭:
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本次疫情凸顯了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帶動作用,例如釘釘上發起在線會議的數量單日突破2000萬場、超1億人次。未來一段時期,數字經濟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引擎,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轉型步伐將大大加快。”她建議“我國亟需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
采取有效手段保障數字時代網絡安全
5G引入的網絡功能虛擬化、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網絡能力開放等關鍵技術,對數據保護、安全防護和運營部署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定程度上帶來了新的安全風險。而隨著5G商用化的逐步落地,大量垂直行業服務將包含大量的數據,一旦泄露可能造成嚴重后果。
他建議,積極探索各類數字技術的典型應用場景面臨的數據安全、網絡安全問題,并利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邊緣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加強安全保護。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來保障行業的快速發展、威懾不法分子。倡導行業、企業自律,采取更多有效手段保障數字時代的網絡安全。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
新基建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國民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而‘新基建’的到來更是加速了這一進程,同時也迫使企業開始轉型。”,“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內核,將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他建議,成立數據治理委員會,負責統籌規劃、協調推進數據共享的重大事項,組織、實施相關管理辦法,一方面探索建立統一規范的數據管理制度,提高數據質量和規范性,豐富數據產品;另一方面在技術層面提供更高級別的安全保障,建立公共數據社會化共享的閉環管理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原副主席姜洋:
加快立法保護隱私,加強行業組織自律
“數字經濟現在主要集中在兩塊。目前比較成型的,能帶來效益的是在金融支付方面。我們也有不足和短板,數據管理混亂、整合不夠,掌握數據的單位很多,有的沒有法律觀念,私自出賣數據。建議政府通盤考慮,制定發展規劃,加快立法保護隱私、保護消費者,同時加強行業組織自律。”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邵志清:
數字化轉型面臨資金難題,數據安全需要保障
邵志清建議,加快數據技術突破與創新應用,保障數據安全。加大對區塊鏈、大數據等數據技術的研發投入,加快技術突破,推進數據技術對在線新經濟的創新應用。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重點突出數據安全,推進數據要素管理和監督工作,為在線新經濟的發展提供數據安全保障。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加速推動數據在各個領域流通共享,提升數據資源價值。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賴明勇:
著力打造數字經濟“五張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需求側打造“消費互聯網”,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二是供給側打造“產業互聯網”,推動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三是平臺側打造“共享互聯網”,推動資源配置模式升級;四是資源側打造“數據互聯網”,推動要素流通機制創新;五是政府側打造“政務互聯網”,推動社會治理模式變革。
他建議,政府部門要做好頂層設計,充分認識數字經濟對釋放創新活力、拉動內需增長、激活資源效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動數據資源整合,鼓勵部分地區建立示范區先行先試,穩步推進大數據產業建設。要健全法律法規,統籌制定行業標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同時,本著鼓勵創新原則,在法律框架內為新業態成長留下足夠空間。要加強對數學等基礎學科支持力度,加強懂技術、懂市場、懂管理的數字經濟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同時加大政產學研合作力度,建立產業聯盟,加大應用場景構建,推動大數據應用成果轉化,進一步提升市場開放程度,優化營商環境,為數字經濟發展培厚市場沃土。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衛紅:
誰忽略了數字經濟,誰就可能被這一次的發展浪潮所淘汰
一方面,政府服務企業的時候,可以利用數字技術,直接、快速、高效、不打折扣地兌現惠企政策;另一方面,數字經濟對中小企業的發展也非常關鍵。政府出臺政策是為了解決企業受疫情影響后眼下的生存問題,但要做到真正的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還需要靠中小企業自身的技術創新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對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賦能的過程中要講究“精準服務”。無論是政策兌現、指導服務企業,還是對企業項目的政策傾斜都要做到精準,在企業需要的時候給予恰到好處的服務。反之,如果采取“漫灌”的形式,不僅浪費資源,也無法滿足企業真實需求。
全國政協委員、高鋒集團董事局主席吳杰莊:
疫情給14億中國人上了一堂生動的數字經濟公開課
有些民眾日常生活中并不依賴網絡消費或者偶爾上網消費,但是在疫情期間,基本上每個消費個體都不同程度轉移到網絡平臺上。疫情結束后,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會發生改變。我相信整個社會的網絡消費會越來越多,“數字經濟”也會越來越發達。“數字經濟”平臺所附加的產業鏈條會不停地出現創新,這是一個時代的變化。
現在的數字經濟發展越來越完善。疫情就像是一場對全社會的壓力測試,在此之前,有些企業可能并不擅長使用數字經濟平臺,但是這次疫情改變了他們的思維,讓他們發現這個平臺上空間非常廣闊。只有跟著這個社會的趨勢去改變,企業才能求得更好的生存。
國內不少地方政府通過發放電子消費券的方式拉動消費,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如果發放現金,可能會被老百姓轉化為儲蓄,與政策初衷相背離。這種方法適合中國國情,并且將產生數倍的消費帶動效應。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教授丁元:
數字經濟對社會恢復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抗擊疫情中,數字經濟、互聯網經濟在提升公共服務的便利性和有效性中得到充分體現。疫情改變了常規的公共服務供給方式。一些數字經濟平臺、電子商務平臺和物流企業以及部分醫療、教育機構創新服務方式,從消費到供給、從生活到辦公,涵蓋吃喝、養生、娛樂、云學習、云辦公等等,疫情期間升級民眾的“宅經濟”和“宅社會”。
數字經濟、網絡經濟對于疫情期間經濟的恢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消費數據為例,今年4月消費數據下滑幅度進一步收窄,網絡消費逆勢而上同比增長達8.6%。這其中,電子商務發揮了獨特作用。疫情嚴重沖擊中國中小企業,很多外貿企業將目光從國外轉向國內,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進駐各大成熟電商平臺。
媒體管家全國各地區分支機構聯系電話: 媒體管家上海軟聞總部電話:13501698868 媒體管家電話:13501698868媒體管家官方電話:13501698868媒體管家官網電話:13501698868北京:130-1107-2888 上海:135-0169-8868 廣深:180-2628-8868 長三角:150-0519-2528 153-6610-7708 直播管家&綜合其他:181-2110-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