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方:媒體管家合作
官方網站:http://www.manyare.cn

1月6日,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宣布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U),雙方將共同建設中國最大的超快充網絡。根據規劃,這一合作將使兩家公司在未來共同打造一個覆蓋全國420個城市的超快充網絡,充電終端數量將超過2萬個。
小鵬汽車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此次戰略合作標志著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長期合作關系的重要進展,成為雙方達成的第四個戰略里程碑。雙方還計劃進一步擴展合作領域,探索更多的技術合作機會,推動互利共贏的戰略伙伴關系持續深化。
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張翔對此表示:“當前,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選擇通過‘抱團發展’的方式共同推進超充網絡建設。大眾和小鵬2024年簽署了新能源汽車合作協議,2025年又就充電樁的合作達成協議,這進一步鞏固了雙方的戰略合作基礎,體現了彼此間的高度信任與合作。”他認為,雙方的合作不僅能推動超充網絡的發展,也能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注入更多活力,帶來雙贏的局面。
張翔還提到,類似的合作模式在國際市場也有所體現。“2023年,奔馳和寶馬也聯合投資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它們的商業模式與大眾和小鵬的合作類似,都是通過合作建立充電網絡,推動超快充業務的發展。只有通過這樣的合作,超充站的建設才能得到更快速地推進。”張翔指出。
“抱團發展”超充站
根據雙方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達成了一項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共同建設中國最大的超快充網絡。雙方將互相開放各自的專有超快充網絡,共同打造覆蓋全國的充電基礎設施,進一步提升客戶的充電體驗。
通過此次合作,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將為用戶提供一個包含超過20000個充電終端、覆蓋420個城市的超快充網絡。憑借雙方在高功率液冷超快充技術領域的優勢,以及在網絡覆蓋方面的互補性,雙方的客戶將能夠在全國范圍內享受到更為優越的快充服務。
小鵬汽車表示,為了進一步推動充電網絡的快速擴展,并提升充電站建設的協同效應,雙方還將探討聯合建設品牌共享的超快充站,進一步優化充電基礎設施。
“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的戰略合作將繼續深化,雙方還將探索更多技術合作機會,進一步鞏固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小鵬汽車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回顧兩家公司之間的合作歷程,此次超充站的合作無疑是推動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長期戰略合作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是雙方合作關系的第四個成果。
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的合作始于2023年7月,當時大眾汽車宣布向小鵬汽車增資約7億美元。此舉旨在結合雙方各自的核心競爭力,共同開發兩款基于小鵬汽車G9車型平臺的B級純電動汽車,并通過大眾品牌在中國市場銷售,計劃于2026年推向市場。
同年12月,大眾中國通過股權投資成為小鵬汽車的重要股東,交易完成后,大眾中國持有小鵬汽車約4.99%的股本,成為其第三大股東。不過,大眾中國在小鵬汽車董事會僅獲得了一個觀察員席位,且并未獲得投票權。
進入2024年,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的合作進一步深化。2024年2月,雙方簽訂了平臺與軟件戰略技術合作協議,計劃聯合開發兩款面向中國中型車市場的智能網聯車型。首批車型預計于2026年推出,首款車型為SUV。
隨后,2024年4月,雙方簽署了EEA電子電氣架構技術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聯合開發電子電氣架構技術,特別是在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電動車平臺上應用。預計從2026年起,雙方聯合開發的電子電氣架構將應用于大眾品牌的中國制造電動車型。緊接著,2024年7月,雙方宣布簽訂了電子電氣架構技術的聯合開發協議,重點為大眾在華生產的CMP和MEB平臺開發該技術。
破解充電網絡難題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擴張的背景下,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設國內最大的超快充電網絡。這個合作的背后,折射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盡管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不斷提升,但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速度卻遠遠跟不上這一增長趨勢。
根據乘聯會和中國充電聯盟的數據,2024年11月,全國公共充電樁數量已達346萬個,同比增長了6.9萬個。然而,這一增速仍然低于2023年同期的增長水平,增幅下降了31%。此外,2024年公共充電樁的年累計增量為73.4萬個,同比增速也下降了11%。這些數據反映出,盡管新能源汽車數量激增,充電站建設卻未能有效跟上需求。
張翔在采訪中指出,新能源汽車行業中,充電設施的建設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特別是超快充電站的投資成本遠高于普通充電站。超充站的建設成本可能是普通充電站的十倍以上,這給企業帶來了不小的資金壓力。單個企業獨立建設超充站,不僅資金分散、資金利用效率低,而且充電樁的使用頻率也較低,從而影響盈利能力。
張翔進一步解釋道:“目前,充電站的數量仍然不足,車主的充電體驗不佳。而超充站高成本要求企業必須通過規模化運營才能實現盈利。如果小鵬和大眾分別獨立建設超充站,將導致每個充電樁的訂單量和利用率都非常低,難以盈利。因此,雙方合作能夠實現雙贏。合作的好處在于,隨著車主數量的增加,充電樁的數量和利用率也會隨之提升,從而帶動營業收入和利潤的增長,企業可以更快回收投資成本。”
張翔舉例道,充電樁的運營模式類似于加油站:不同品牌的汽車如果能在同一個標準的加油站加油,加油站的營收和利潤就能大幅提升。同理,充電站的盈利模式也需要各大品牌的車輛共享使用,才能提升充電樁的訂單量和整體盈利水平。
隨著春節假期的臨近,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再次引起了業界和用戶的廣泛關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交通運輸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了《2025年綜合運輸春運安全生產和服務保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其中明確提到要強化新能源車輛充電服務保障。
方案指出,在春運前,相關部門將組織對充換電設施進行專項檢查,確保設備運行良好。此外,還將在繁忙的服務區增設充電設施,并安排專人引導,規范停車和充電秩序,確保快速服務的實施,實現“隨充隨走”的目標。方案還提出,要合理布設移動充電設備,并加強與城市共享充電設施的協作,提供靈活多樣的充電服務。同時,將加強充換電設施的運行監測和巡查,第一時間發現故障并進行搶修,確保充電效率不受影響。
【申明:本站部分內容由第三方發布,內容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如因作品內容、知識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系的,請發郵件至josen#zhaomedia.com(#改為@);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并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