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發稿
業績承壓 天邁科技控股股東籌劃控制權轉讓
公司連續虧損背景下,鄭州天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807.SZ,以下簡稱“天邁科技”)控股股東宣布籌劃控制權轉讓。
日前,天邁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郭建國及其一致行動人正籌劃股份轉讓事宜,預計本次轉讓所涉及的股份比例不超過29.99%,交易對手方屬于投資與資產管理行業。該項交易可能導致控制權變更,天邁科技已兩度申請停牌。
記者注意到,郭建國2024年年初曾轉讓天邁科技部分股權。近年來,天邁科技業績有所承壓,歸母凈利潤已連虧3年,扣非凈利潤已連虧4年。在此背景下,天邁科技近年接連開拓新業務,近期該公司經營范圍新增智能基礎制造裝備制造、工業機器人制造等業務。
籌劃控制權轉讓
目前,郭建國直接持有天邁科技31.51%股權,為該公司大股東、實控人。
同時,郭建國與田淑芬、海南大成瑞信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大成瑞信”)、郭田甜為一致行動人。其中,田淑芬為大成瑞信合伙人,與郭建國為夫妻關系;郭建國與郭田甜系父女關系。目前,大成瑞信持有天邁科技14.81%股權,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郭田甜持有該公司3.41%股權,為該公司第四大股東。
相關資料顯示,郭建國為天邁科技創始人股東,2014年以來一直任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此外,郭田甜之配偶劉洪宇也長期任天邁科技董事,2017年至今任該公司董秘,2020年至今任該公司副董事長。
對于此次控制權轉讓事項,天邁科技方面披露稱,郭建國及其一致行動人正籌劃股份轉讓事宜,預計本次轉讓所涉及的股權比例不超過29.99%,交易對手方屬于投資與資產管理行業。
天邁科技并未披露該項交易更多細節,僅表示,鑒于上述事項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變更,尚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經申請,公司股票于2024年12月30日開市起停牌。2025年1月2日,該公司再度申請停牌,并稱交易各方正對股份轉讓方案進行洽談,整體方案仍在協商,交易各方尚未簽署正式協議。
實際上,這并非郭建國首次轉讓天邁科技股權。2023年12月,郭建國與上海烜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代表烜鼎伯音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將其所持有的天邁科技385萬股股份轉讓給對方,相應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5.66%,轉讓價格為25.55元/股。相應股份于2024年1月完成過戶登記。
業績承壓
近年來,天邁科技業績有所承壓。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前,天邁科技營收基本呈增長態勢,至2019年度增至4.69億元。但2020年度,該公司營收驟降53.93%至2.16億元,此后一度修復至3億元以上,但2023年度又降至2.20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收0.56億元,同比下滑45.06%。
同時,天邁科技扣非凈利潤自2020年以來已連虧4年,歸母凈利潤自2021年以來已連虧3年。2024年前三季度,該公司歸母凈利潤為-0.53億元,扣非凈利潤為-0.54億元,仍為虧損狀態。
在此背景下,天邁科技近年來持續拓展新業務。相關資料顯示,天邁科技當前主營業務為基于車聯網、衛星定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為城市公交運營、管理及服務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公司近年來一直專注于智能公交領域,目前產品主要應用于公共交通行業,公交行業發展和智能交通投入對公司具有重大影響。”天邁科技方面曾表示,城市公共交通屬于公共事業,受政府財政影響較大,如果政府部門對城市公共交通建設投入減少,將會影響智慧公交行業的景氣度,從而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為應對行業波動風險,天邁科技方面表示,將加快智能座艙、新能源充電等新產品的研發和市場推廣,增加公司的收入來源,推動戰略轉型升級。
“目前公司正在大力發展商用車智能座艙業務,以推動公司戰略轉型、豐富公司的產品結構、提升盈利能力。”天邁科技方面多次表示。
實際上,為拓展相應業務,2023年6月,天邁科技曾計劃募資不超過1.15億元,計劃全部用于智能座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但相應募資于2024年6月宣布終止。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2月,天邁科技發生經營范圍變更,新增智能基礎制造裝備制造、工業機器人制造、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專用設備制造(不含許可類專業設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生產測試設備銷售、機械設備研發、機械設備銷售等業務。
就相應事項,記者多次致電天邁科技證券部采訪,電話均未接通。同時,記者向該公司致函采訪,截至發稿,未獲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