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方:媒體管家合作
官方網站:http://www.manyare.cn
今年,冰雪消費的升溫,成為消費增長的動能之一。2024年1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推動冰雪經濟成為新增長點,到2027年,我國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2萬億元;到2030年,我國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
同時,《意見》指出,要推動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等地建設3~5個全球知名冰雪旅游高質量目的地。
近日,記者走入冰雪經濟重要發展地吉林了解到,吉林正在極力打造冰雪經濟產業新格局,探索冰雪經濟與5G、云、AI等數智技術結合,推動千行百業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轉型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

5G-A“邂逅”冰雪文旅
12月12日,吉林省出臺《關于推動吉林省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要把吉林省建設成為國家冰雪經濟中心、冰雪文化創意中心、優質冰雪生活圈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冰雪經濟集聚區。
長春冰雪新天地作為冰雪旅游的地標項目,已成為歷年長春冬季旅游的一張“靚麗名片”,吸引了眾多游客駐留打卡。有關數據顯示,僅2023年最后一天,就有3.5萬人在長春冰雪新天地跨年。預計2024年的人數還會大幅增加。
旅游人數增加在拉動當地經濟的同時,對該地的基礎設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人員聚集對通信造成的影響,當大量人員同時使用手機時,基站的容量有限,往往無法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導致信號擁堵和干擾,從而影響通信質量,并且隨著網紅經濟和旅游直播的繁榮,用戶對于高清直播?、裸眼3D、XR泛云化等業務的需求增加,以4K XR業務為例,單用戶需要120Mbps、20ms體驗。
吉林移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保障游客的上網體驗,吉林移動在長春冰雪新天地采用2.6GHz+4.9GHz頻段5G-A三載波聚合技術,實現了4.24Gbps峰值下載速率,打造5G-A智慧景區,是東北地區商用網絡下首次實現4Gbps以上下載速率。
記者了解到,5G-A三載波聚合技術是5G-A在人聯場景的重要技術,通過將2.6G的100M+60M載波與4.9G 100M載波聚合,組成260M超大帶寬,實現上下行體驗全面升級。記者在該地實測數據顯示,區域下行峰值速率超4Gbps,超越傳統5G下行速率。短視頻、直播、VR等各類高速率的應用基本沒有障礙。
車路云一體化
長春除了是冰雪旅游勝地,還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的發源地,是國家首批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
“車路云一體化”,即“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強大的云”,通過路側基礎設施獲取實時感知信息并傳送至云端,由云端協同車輛進行分析、決策和控制,提升車輛的感知能力和自動駕駛級別。
從技術水平和基礎設施來看,我國在車載高端芯片和自動駕駛算法方面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僅依靠單車智能難以迅速追趕,因此“車路云一體化”成為了一種更系統的解決方案,能夠彌補單車智能在感知、數據和計算上的短板?。
2024年年初,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五部委印發《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長春作為新中國汽車工業的發源地,憑借汽車產業鏈體系完整、智算規模居東北首位等優勢,7月初成功獲批國家首批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
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及其他機構預測,到2025年及2030年,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產值預計將分別增長至7295億元和2582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可達28.8%。賽迪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分析顯示,到2030年,“車路云一體化”市場規模有望超過5萬億元,而與之相關的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4萬億元,這已成為我國政府堅定支持和重點發展的領域。隨著“車路云一體化”技術與車載計算、智能終端的深度整合,預計未來這一領域將推動形成由多個萬億級產業組成的產業集群。
實際上,針對“車路云一體化”工作,2020年,吉林移動、中國一汽就開始了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方面的合作,共同參與并建設了長春紅旗綠色智慧出行示范項目,完成汽開區政府、一汽NBD周邊及內部共14公里道路設施改造,搭建了基于V2X的5G自動駕駛應用環境。
2024年,長春重點打造汽開區核心區,在汽開區管委會、一汽NBD總部、一汽科技創新基地、一汽解放之間的23公里的道路,共71個路口,作為試點測試驗證先行區。目前長春車路云一體化項目是全國啟動最快、建設最為迅速的項目,吉林移動已經在11公里的路線完成92個5G-A基站的建站,網絡指標可以達到邊緣上行20M、時延20ms。
記者在現場看到,通過V2X系統實現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的實時通信,裝載V2X系統的車輛可以在系統的指揮下順暢行駛,提供緊急車輛避讓等智能交通管理功能。這種系統基于系統協同感知、決策與控制,實現交通系統安全、節能、舒適及高效運行,讓交通管理更加智慧化?。
5G-A助飛“低空經濟”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普及與應用,低空飛行領域的應用場景日趨廣泛,低空經濟正逐漸嶄露頭角,成為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自今年以來,低空經濟的政策利好頻現,其背后所蘊含的超萬億元市場規模逐漸顯現,同時展現出巨大的潛力。
然而,隨著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網絡面臨著新的考驗。與地面實體化的物理道路和交通設施有所不同,低空經濟的監管、運行需要以通信網絡為基礎,不僅如此,無人機在低空作業時,需與地面保持暢通的通信,及時接收指令,同時地面也需對無人機的飛行狀態進行精確追蹤和反饋,確保飛行的安全與穩定。這一切都離不開網絡通信的支撐。
鑒于低空空域的高度可延伸至地面以上1000米,而當前無線通信網絡(如4G/5G網絡)的有效覆蓋高度大致在150米左右,通信基礎設施亟待進一步突破與完善。
“可能最終的解決方案包括專用通信鏈路/網絡、5G-A通感一體化網絡以及未來的低軌衛星網絡。就當前而言,5G-A網絡以其快速和便捷的特性,成為了最為理想的網絡模式選擇。”吉林移動的工作人員指出。
5G-A通感一體化基站可以同時提供通信和感知能力,相當于在一臺硬件上實現了“雷達+基站”。在精度上,此類基站采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模糊識別算法,可以識別反射面積達到0.01平方米的低空飛行物。在靈敏度方面,由于此類基站采用“雷達反射+多普勒跟蹤”的技術,并加入了多振子相控陣模式,提升了準確性。
2024年9月,吉林移動聯合長春凈月高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及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了吉林省首個5G-A通信感知一體系統,項目通過中移凌云平臺布局低空監管,采用4.9GHz頻段128TR自發自收5G-A通感一體化基站,將通信、感知、算力等多種技術融合,構建起一張低空連續覆蓋的感知網絡,對300米以下的空域無人駕駛飛行器進行精準感知。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目標保護區構建起邊長400米的正方形電子圍欄,當無人機以100m的高度、8m/s的速度“闖入”保護區范圍內時,通感基站準確識別非法入侵無人機,凌云平臺同步顯示實時無人機飛行軌跡并提示告警。
【申明:本站部分內容由第三方發布,內容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如因作品內容、知識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系的,請發郵件至josen#zhaomedia.com(#改為@);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并促進解決。】